第2章 惡魔

黎若雪的嘴角始終保持著上揚,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弧度。

“應到二十五人,實到二十五人,無一缺席,非常好,同學們,恭喜你們度過了一個平安的假期。”

“或許,你們不曾慶幸自己還活著,或許,你們還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。

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,你的每一次呼吸,你的每一次心跳,都是他人用生命換來的。”

“兩年前,黑色雲海吞冇了沿海城市,而現在又有了向內陸擴展的趨勢,在這危難關頭,作為你們的班主任,我希望你們能夠珍惜這最後一年的學習時光,珍惜頭頂這片僅剩的藍天,讓自己變強,從而守護腳下這片還未變黑的大地。”

黎若雪的這一席話,好似導火索,瞬間點燃了絕大多數人的情緒,這些人或暗自咬牙或摩拳擦掌。

身在角落裡的楊沫對黎若雪的話語無動於衷,他的心就如同萬年寒鐵那般,冰冷而堅硬。

‘哼...一群白癡,隻有炮灰纔會被洗腦。

’從黎若雪說出這些話後,楊沫好似己然看到了這些人的結局。

楊沫的目光透過了帽沿邊,看了一眼黎若雪,心中暗歎。

‘當說謊者都不知道自己在說謊的時候才更難讓人辨彆。

’講台上的黎若雪冇有給眾人多少腦補的時間,她拿出一份資料後,繼續說道:“接下來的一年裡,大家的學習時間將會被壓縮,上午數理化,而下午的其他課程將被替換為科學實驗與戰術特訓。”

“我會分發給大家一份誌願表,兩個選項,一是參加科學實驗,二是戰術特訓,大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認真考量,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,這份誌願表很可能會決定你們畢業後的就業分配,請大家認真對待。”

黎若雪說完便將手裡的誌願表遞給了班長王宇晨,讓他分發給大家。

拿到誌願表的時候,幾乎所有人都猶豫了,唯獨楊沫與胡飛兩人冇有絲毫猶豫。

二人分彆做出了自己的選擇,楊沫選擇的是科研實驗,而帥氣多金的胡飛則是選擇了戰術特訓。

其實當眾人拿到誌願表的那一刻,心裡都會想到兩個詞,那就是‘安全’與‘危險’。

所有人都知道戰術特訓意味著什麼,如果選擇戰術特訓,那麼一年後很有可能會被調往前線參加戰鬥,雖然不知道前線的傷亡率是多少,會麵對什麼樣的敵人,但毫無疑問的是上了戰場,那既是危險。

有了前線的‘危險’那麼自然就會有後方的‘安全’,而科研實驗工作就是大後方,兩相對比之下,大多數人都猶豫了。

他們猶豫的原因各有不同,有的人體格健壯,學習成績差,非常適合上前線,但他畏懼死亡,所以猶豫。

有的人成績好,體質差,將來適合搞科研,但不能上戰場痛快殺敵又覺得很是遺憾。

還有人是因為其他因素而猶豫,比如顏麵、仇恨等等。

楊沫之所以選擇科研,一是因為他本就是全市理科第一人,二是因為他的身體‘異於常人’。

在彆人眼中,楊沫的著裝很是怪異,即便是炎炎夏日,他依舊是將自己的身體裹得密不透風,就連麵部也不放過。

他的行為己經嚴重違背了人體適應環境的規律。

其實最開始的時候,楊沫也與常人冇有任何區彆,有著孩童那顆天真浪漫純潔無暇的心靈。

但十年前的某一天楊沫突然換了著裝,就連性子也是大變樣,開始變得孤僻獨立,沉默少語。

很快他就成為了眾人所關注議論的對象。

當時有人說他是因為父母的離去而受到刺激,從而導致精神方麵出現了問題。

也有人說他是煞星,陰氣重,見不得光,他的父母也是因他而死。

更有甚者說他是吸血鬼什麼的。

麵對諸多言論與質疑,楊沫無奈之下對外宣稱自己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,‘光敏症’皮膚一旦暴露在陽光之下就會發炎潰爛,所以他是不得己而為之。

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,楊沫一邊承受著心靈上的折磨,一邊忍受著身體帶來的痛苦。

以前上初中的時候,就有幾位同學惡作劇,故意將楊沫引到陽光之下強行脫去他的衣帽。

而當時的楊沫無力抵抗,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產生了化學反應,一雙手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炎紅腫。

幸好幾人見此快速收手,楊沫也拿出抗組胺類的藥品服下,這才僥倖逃過一劫。

經此一事後,楊沫的光敏症得到了證實,同時也減輕了旁人對他精神方麵的質疑。

如果當時那幾名同學讓他在陽光下多照一會兒,楊沫知道,自己的手臂便會生長出猙獰的黑色鱗甲。

其實楊沫並非是光敏症患者,之所以怕光,那是因為他的身體裡住著一隻‘惡魔’,十年前就與他融為一體的‘惡魔’。

楊沫選擇科研無疑是明智之舉,他想要真正瞭解體內的‘惡魔’到底是什麼?

是否與兩年前的黑色雲海事件有所關聯?

冥冥之中,楊沫總會出現一絲錯覺,那便是自己體內的傢夥與黑色雲海事件脫不了乾係。

而自己也將會被體內這所謂的‘惡魔’拉下水,捲入這場巨大旋渦的核心。

至於班裡其他同學會怎麼選,楊沫毫不在意,他隻當這些人是生命中的過客。

猶豫終歸隻是片刻,高三二班的學子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填好了誌願表。

等到王宇晨將大家填好的誌願表交到黎若雪的手裡時,黎若雪的臉上露出了些許欣慰。

“很好,十五人選擇了作戰特訓,十人選擇了科研實驗,既然做出了抉擇,那便加油吧!

同學們。”

一個班級裡有半數以上的人蔘加特訓,其中還包括了幾個看似柔弱的女生,這個結果有些出人意料,不過總歸是好事,畢竟前線的人員需求永遠要大於科研人員,而且科學研究重在尖端人才,不可能用人數去攻克科學難題。

黎若雪將誌願表分為兩份收好,便開始了新學期的第一堂數學課。